這一年,我們在時光里與你相遇 ——湘誠現代接管湖南博物院項目一周年回顧

來源:http://www.54928.cc/時間:2023-03-01

       這里的每一件珍寶,都在向后世訴說著跨越山海、穿越千年的歷史風華。

       湖南省博物院(原省博物館),一座主要反映湖南區域文明的大型歷史藝術博物館,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八個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如何保護好館藏、做好物業服務管理,是一個大課題。

       2022年2月,“中國國有物業服務優秀企業”湘誠現代城市運營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誠現代”)正式入駐湖南省博物院,開啟了專業化服務管理省博物院的歷程。

       快速響應 精心籌備

      早在2022年1月,為了迎接與湖南省博物院考察組的第一次會面,湘誠現代就成立由公司黨委掛帥,10個小組組成的接管籌備領導組,按照物業服務行業最高標準起草項目接管方案。

      通過會面,湘誠現代深入明確了服務需求,快速響應、實時調整方案,并縱向同步至籌備一線。

      兵貴神速,只用了三周時間,湘誠現代就克服了春節人工短缺、物流受阻等不利因素,完成了300多人的團隊組建以及制度建設、培訓上崗、設備采購、物資調配等工作,并抽調公司專家骨干,完成9.1萬平方米共計11個板塊的系統設備等查驗工作,確保交接進駐和后續服務的順利進行。


       2022年2月2日(大年初二),是農歷新年第一個開放日,由于是疫情閉館后的首次開放,預約異?;鸨?。這天,湘誠現代一線團隊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用溫馨的服務完成了接管入駐后的第一次對外亮相。當天,共有4000名觀眾見證了這場專業化服務的美好開端。

     “去年,湖南省博物館已經正式更名湖南博物院。越來越多國內外的觀眾,喜歡到這個讓文物說話、讓歷史延續的地方參觀,希望我們每一處細節的把控、每一次規范的操作、每一聲親切的問候,都能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在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的征程上,為湖南省博物館增光添彩?!表椖拷浝砝畲浣榻B說,為了適應湖南省博物院新階段發展要求,湘誠現代團隊不斷完善優化管理制度,使各崗位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建立了規范化、標準化的工作流程以及自我監督機制。

       如采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不斷追求精進,通過一年時間的循環改進,項目團隊服務技能水平得以持續提升。


        各司其職 全程人性化服務

     “省博物院的安檢是出了名的嚴格,有觀眾開玩笑說我們的安檢比坐飛機還嚴格?!眻F隊安檢組副班長文靜笑著說。在安檢崗位上,文靜事無巨細,力爭用最嚴格的流程和最溫柔的態度,保障湖南省博物院和現場觀眾的安全有序。每天面對大量提問,她總是耐心解答、真誠接待,每當遇到雨雪天氣,她會幫觀眾打傘送至車內,用人性化、精細化的服務細節,使觀眾們的體驗更舒心、更舒適。

       團隊保潔員段愛華,有多家物業公司從業經歷。她說,湘誠現代對崗位培訓的重視和管理標準的嚴格,讓她感受最深:“原以為自己已經算是崗位熟手,卻沒想到在這里,小到一個普通垃圾袋的使用,都進行了專門的學習?!北嵔M的成員們都在看上去不起眼的崗位上揮灑著汗水,每當重要特展來臨,她們會從凌晨六點一直忙碌到晚上九點,只為給觀眾提供一個美好的觀展環境。

     “我從2018年就在這里工作了,因為每天巡館,這幾年來我的微信步數都是常年穩居榜首?!卑踩珕T尹華靜半開玩笑說。她表示,安全員的工作就是為了確?,F場觀眾的安全,需要時刻繃緊神經,隨時做好突發狀況的處置工作。尹華靜表示,“記不清多少次幫助走散的小朋友找到家長,對身體不適的觀眾進行緊急救助?!庇^眾需要幫助的任何時段,就是他們第一時間出現的時候。

       團隊工程組高壓班長肖文學,從項目進駐開始就在省博物院工作。他說崗位管理流程非常詳細、具體,每天會定時定點巡查博物院內的41個點,確保工程和設備安全平穩運行,“如遇問題發生,五分鐘以內就會趕到現場處理,快速排除問題、消除隱患”。


       2022年9月入職項目的票務員王嶼璠,之前從未接觸過這個行業,剛加入時還有些“社恐”,經過半年多的崗位歷練,現在已成為一位敢說敢干、大方潑辣的“湘妹子”。王嶼璠說,票務工作每天要面對很多觀眾,有些人可能沒有預約就直接過來,需要耐心向其解釋勸導,“有時碰到不理解的觀眾,還會被罵,剛開始心里會很緊張,現在經過鍛煉已經適應了,感覺自己成長了很多”。

      在湖南省博物院,有一群在平凡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他們是湘誠現代“以人為本、精益求精”服務理念的忠實踐行者。從入駐前的精心籌備,到進場時的平穩過渡,再到入場后的不斷精進,過去的一年,湘誠現代“省博物院”項目團隊共計服務超122萬人次觀眾。調查顯示,觀眾總體滿意度達95.66%,較上年增幅0.5%。

       這些數字的背后,是無數次的智力與體力付出。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時節,項目團隊更是歷經一次次嚴峻考驗和一場場復盤反思,應急能力和保障能力得以全面提升,用人性化、精細化的管理,贏得了外界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