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湖南省國資委舉行調研情況交流會。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陳雪驊 長沙報道
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況,是科學決策和管理的關鍵前提。只有沉下去調研,才能發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之策。
8月15日,湖南省國資委召開主題教育“大興調研建新功”調研情況交流會,充分總結一線調研情況,深度剖析調研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并就調研成果如何轉化做了充分說明,向外界傳遞了濃厚的“務實”信號。
全覆蓋 “咬”重點
此次調研交流會透露的信息較多,可謂對當前湖南國資系統的關注點進行了“全覆蓋”。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調研選題緊緊圍繞2023年全省國資國企重點工作進行。
無論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還是提升企業風險管理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調研所涉內容,都“咬”定了當前深化國企改革的重點和關鍵問題。
為獲取監管企業的真實樣本信息,推動“走基層、找問題、想辦法、促發展”活動深入開展,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肖文偉奔赴長沙、湘潭、益陽、衡陽、常德等地省屬監管企業一線,通過座談交流、隨機走訪等形式,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溝通,到工廠車間與基層職工交流,掌握實際情況,深入分析問題,共同研究對策,寫出了扎實的《省屬監管企業核心競爭力、核心功能定位調研報告》。
記者發現,在上述報告中,談“問題”的內容占了較多篇幅,如在談到省屬監管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現狀”時,指出“科技支撐不足”“人才隊伍不強”“運行效率不高”“品牌管理不優”等弊端;在談到省屬監管企業的“核心功能現狀”時,重點指出了“一些企業負責同志對增強核心功能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有的企業超主業超能力承接項目,有的企業盲目跟投熱門產業”,以及“在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的控制力還不強”“對公共服務體系的保障還不優”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調研報告給出了相應“藥方”——建議“強化科技創新”“堅強人才隊伍”“提高運行效率”“加強品牌管理”“優化國資布局”“深化結構調整”等,皆有的放矢,甚至在報告中對所有省屬監管企業“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都作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一一提出意見、建議。
企業風險管理是一門大學問,也是湖南省國資系統全年的工作重點之一。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張翔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拿出了一份《省屬監管企業風險管理能力調研報告》。報告中,同樣對省屬監管企業風險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毫不避諱,從風險管理、風險評估、管控制度、風控體系、數字化建設等方面,調研分析查找了當前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對此,調研報告給出了相應對策,即“壓實管控責任;完善大風控體系;加強重點領域管控;強化內部監督評價;加強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加強出資人監督”。
科技創新一直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重頭戲,在此次調研中,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毛育新選取了5戶省屬監管企業的重點子企業進行了現場調研。從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他在現場進行了5次座談交流,實地查看了多處研發現場和生產車間,摸準情況、吃透問題,掌握了第一手情況,較為精準地識別了企業內外部面臨的困難與問題,能夠解決的具體問題馬上協商解決。如調研報告提到“初步解決了現行管理體制與項目決策實施間的矛盾”“為研發投入資金來源明確了長期支持路徑”“進一步推動相關支持政策的落地實施”等,都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了可行之策。
注重調研成果轉化運用
此次調研交流會透露出的另一個積極信號,就是非常重視調研成果的轉化落實。如上述涉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調研報告中,就談到了調研成果的“轉化運用”——
在省屬監管企業“十四五”規劃中期修編、編制《省屬國有資本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及重點行業布局指引》、制定《關于加強省屬國有企業主責主業管理的意見》等文件過程中,充分吸收此次調研成果,多次對文件稿進行修改和完善,制定實施“657”戰新產業發展計劃等。
在完善制度文件的同時,還注重以調研成果來指導具體工作,如在研究部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組建省港航水利集團、開展央企對接、強化防范系統性風險雙監管體系、科技創新、“三支隊伍”建設等工作中,突出強調監管企業要聚焦主責主業,明確戰略定位。
在省屬監管企業及下屬企業的專項調研中,也都體現出鮮明的“直擊問題”“注重調研成果轉化”等特征。
如《湖南有色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調研報告》,通過解剖麻雀的形式,為企業把脈問診,重點掌握了企業履行“兩個責任”的情況,并針對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如在《打造我省有色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探析》調研報告中,詳細介紹了平江縣黃金礦產資源整合工作情況,調研過程中深入基層一線掌握實情,提出運用平江經驗推動湖南省有色產業發展的思路辦法和路徑分析,接下來將把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到產業發展工作中。
再如《湖南旅游集團培育智慧文旅數字產業生態專題調研》報告,圍繞建設湖南“一碼游”智慧文旅平臺,打造全省智慧文旅生態圈,進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該報告立足湖南省實際,充分借鑒外省經驗做法,提出的數字化建設方案務實管用。
此外,《省國資委機關與監管企業干部雙向交流調研報告》詳細介紹了干部雙向交流的相關政策和具體實踐,通過詳細的情況統計和數據分析掌握了主要情況,問題分析比較到位,并提出了可行的對策建議。
上述調研報告,無一不是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角度入眼入手,無一不體現了“調研必須有實效”的務實精神,無一不呈現了“調研成果必須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科學發展思路。
從調研交流的內容來看,湖南國資國企調研隊伍此次深入企業、直插一線,開展了全覆蓋調研,效果明顯。省國資委透露,本次主題教育共形成了19篇調研報告,并編印了《主題教育調研報告匯編》,“供系統內部學習交流、相互借鑒”。
大興調查研究,為企業辦實事辦好事。省國資委負責人明確提出,接下來“要在調研成果轉化運用上見實效,要在問題整改整治上見實效,要在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上見實效”。
一個“實”字,再次凸顯了這場調研的內涵和要義。
來源:紅網
作者:陳雪驊
編輯:秦舷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