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讀懂“穩增長20條”,就知道湖南人“拼經濟”有多狠
來源:http://www.54928.cc/時間:2023-02-07
“消費券在路上了,買起來!”
“獲批國家‘小巨人’最高可獎600萬元,企業干勁更足了!”
2月6日,《關于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實現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穩增長20條”)一經發布,全網刷屏。
“穩增長20條”為何能引發熱議?湖南“穩增長”,為何是這20條?湘伴君為您細細解讀。
乘勢而上
在千帆競渡中搶占高質量發展先機
中國人,凡事講究順勢而為。很明顯,今年的“勢”,便是拼經濟。
從4.4%,上調至5.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大幅調整了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今年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之一”——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刊文如是評價中國。
春節以來,在有利的宏觀環境下,湖南作為全國經濟十強省份,乘勢而上,開年即呈現出強勁向上的發展態勢。
2月5日晚,長沙市黃興南路商業步行街,市民和游客紛紛走上街頭歡慶元宵佳節,熱鬧非凡。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張家界景點爆滿、長沙餐飲“一桌難求”、鳳凰民宿“一床難求”……今年春節,湖南接待游客人次比2019年春節增長1.53%。
人勤春來早,工廠車間一片火熱忙碌景象。14個市州有關縣市區、園區爭先恐后,集中開工重大項目,全省開復工率已達96%,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湖南有了好開頭,如何確保經濟好轉步伐更快一點、力度更大一點?
如何面對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保持鞏固好全省經濟企穩向好的態勢?
答案很簡單——唯有以工作的確定性來對沖形勢的不確定性,以政策的主動性掌握工作主動權。
籌備近40天,10多個部門形成共識,湖南出臺含金量十足的“穩增長20條”,全是實實在在的干貨。
發布會現場。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傅聰 攝
發布會上,湖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劉崇斌說:“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是‘發展六仗’中的首仗。出臺‘穩增長20條’,就是切實擔起經濟大省‘勇挑大梁’的政治責任,力求率先實現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全國經濟增長多做貢獻?!?/span>
人之力在于心。劉崇斌表示,湖南“穩增長20條”更是切實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的重大舉措。在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下,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凝聚起推動經濟增長的合力,在全國千帆競渡中搶占高質量發展先機。
四兩撥千斤
影響力拉動力吸引力“拉滿”
看到“穩增長20條”后,對就業比較關注的婁底學生楊鋒說:“沒想到政策還關注到了我這種‘無業游民’,自己沒理由不更加努力!”
根據“穩增長20條”,對符合條件的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的企業、招用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小微企業,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等具體政策措施。
1月29日,湘西州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招聘活動在吉首市人民廣場啟動,210家省內外企業參會,提供2.8萬個就業崗位。彭璟 攝
除了楊鋒關注的就業問題,圍繞近年來企業高度關注的用電緊張的問題,“穩增長20條”提出加快煤電項目建設,新增電力穩定供應能力400萬千瓦以上,最大限度保障高峰期企業的用電需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精準聚焦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等市場關心關切的問題,“穩增長20條”將社會影響力最大化,提出了一批可以有效釋放發展潛能的政策措施。其中,對市場主體最關心的減稅降費、財稅金融支持、用工、用能等方面,都有具體支持政策。
有了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如何讓政策紅利盡快從“紙上”落到市場主體“賬上”?
突出政策對經濟的拉動力,是“穩增長20條”的又一顯著特點。
“穩增長20條”,涵蓋消費、投資、外貿、產業發展、實體經濟等支撐經濟增長的五大重點領域,“三駕馬車”動力十足,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和出口的支撐作用。
1月30日,長益復線至興聯路大通道工程(過江段)項目正有序推進。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超 通訊員 武云鵬 攝影報道
細看每條政策措施,條條指向支撐經濟增長的關鍵點發力。
例如加大對促消費活動的直接支持,對消費者的直接補貼,把潛在的消費需求充分激發出來;
支持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現代石化等“新三樣”新興產業發展,由省級統籌推進一批支撐產業發展的重大項目,在財政資金申報、銀行貸款、用地、用能等方面優先保障,既能夠對當前的投資增長形成支撐,也能夠為湖南的長遠發展搶占先機。
“穩增長20條”立足當下、指向明確,關鍵四兩撥千斤,通過政府引導,帶動全社會資本和企業資本跟進,加強湖南的投資吸引力。
20條政策措施中,圍繞招商引資、要素保障、項目推進實施等發揮投資關鍵作用的全流程和房地產等重點領域,提出了一批具體政策。
春節期間,湖南已經打出“組合拳”,用2000多場懇談會、座談會、項目洽談會,達成了600多個項目,2300多億元協議額。“穩增長20條”繼續在招商引資上給予湘商禮遇,提出對湘商上市企業集團總部整體回遷的,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勵。
此外,在項目要素保障方面,提出設立總量1500億元的第三輪“三高四新”融資專項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在穩定房地產投資方面,提出用足用好保交樓專項借款和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等政策工具,支持房地產項目建設。
同時,還強調了支持民間投資,提出對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和補短板的項目給予政策資金支持,爭取安排 1 億元用于支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盤活國有存量資產。
真心真情紓解發展之難
真金白銀提振市場信心
一切高招都是實招。
發布會上介紹,省政府明確要求,常規性的工作舉措不寫入政策,條條都必須是能夠讓市場主體、讓社會大眾有獲得感的干貨政策。
“穩增長20條”有多“干”?一組數據足以說明。
據統計,20條政策措施中,涉及資金支持的有60多種具體情形。其中,直接對消費者和市場主體進行補貼的達到50多種。
鼓勵發消費券和數字人民幣紅包,最高可補貼1000萬元;在省內購買新能源乘用車,滿足條件可享受5000元資金補貼;首次認定為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一次性最高獎勵100萬元……
“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措施,每一條“實招”都聚焦提振消費、擴大投資、穩定進出口等重要領域,每一個“銅板”都用在了建設、發展和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上。
湘伴君認為,“穩增長20條”,既是當前發展所需,更是近年來我省根據自身發展實際,全盤考慮、系統謀劃,一以貫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近年來,湖南根據疫情防控形勢,一手堅決抓好疫情防控,另一手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在政策上,可以說是年年有“干貨”——
2020年2月,湖南出臺30條政策措施,從加大企業幫扶、金融支持、稅費支持、財政補貼力度,減輕社保繳費壓力等方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2021年8月,我省既注重紓困與減負相結合,又兼顧當前與長遠,先后出臺兩個10條政策措施,支持張家界疫情防控,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消費領域企業及時送政策、送溫暖、送信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2022年3月,我省出臺26條政策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36項政策促進服務業領域部分困難行業恢復發展。
2022年5月,湖南對標國家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清單,出臺《落實國家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省內實施細則》及8個方面的專項政策,形成了“1+8”政策體系,涉及財政、投資、市場主體、民生、金融等多個領域……(詳見:《純干貨 | 湖南落實穩經濟政策措施,Jiang了啥?》)
“穩增長20條”作為3年來各項“硬核”政策的延續,繼續讓全省企業和人民群眾從政策中真真切切地得到實惠,擁有獲得感。
如何確保政策落實到位?
翻看“穩增長20條”,每一條政策措施后,都明確了責任單位,能夠細化到具體適用條件和獎補標準的,都明確了具體金額的兌現條件,具有極強的操作性、直達性。
接下來,相關部門將就政策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以持續在線狀態深化“送政策、優服務、解難題”行動,讓企業和群眾對優惠政策措施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同時,組建工作專班,落實好“周調度、旬通報、月總結”,推動政策“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同步發力。跟蹤調度政策落實情況,及時發現解決政策落實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優化和完善政策。對政策執行不力、走偏走樣的,省政府督查室將進行通報并督促整改。
我們相信,通過全面落實“穩增長20條”,一定能夠有力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企業發展信心;一定能夠讓更多客商看好湖南、投資湖南;也一定能夠持續鞏固全省經濟持續回升的良好勢頭,實現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開好局起好步!
上一篇: 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