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獻春
全域旅游,以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為重點,因其在高效整合鄉村資源,發揮鄉村特色優勢,帶動鄉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文明建設和社會進步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全域旅游現已成為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和新型模式。
當前,城里人下鄉去體驗鄉情民俗,品嘗土產美食,已經成為日益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全省鄉村旅游人數已占整個旅游總人數的60%以上。以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為重點的全域旅游,具有強大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在我省鄉村振興中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已成為我省鄉村振興的嶄新生力軍。
湖南是旅游資源大省,旅游資源多、品位高、組合度好,全省70多個旅游資源重點縣集中了大部分優勢旅游資源。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聚焦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堅持以文化創意為引領,加強文化旅游消費體驗新業態新產品新場景研發設計與應用示范,發揮比較優勢,彰顯地域特色,實現市場細分化、產品特色化、營銷專業化和服務規范化。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要著力探索處理好以下五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處理好文與旅的關系。文化的最大優勢在內容,旅游的最大優勢在市場。按照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思路,深入挖掘鄉村傳統文化內涵,激活鄉村歷史文化基因,以文化做內容體驗、以旅游做市場營銷、以科技和金融做堅實支撐,把文化藝術全面融入“吃、住、行、游、購、娛”各旅游要素,全面生動地形塑和展現具有深厚地域文化底蘊的秀美鄉景、悠淳鄉風、濃郁鄉情,不斷滿足游客多元化、個性化、人性化、親情化的需求,打造體驗導向型文旅融合景區。
二是處理好點與域的關系。景區(點)是全域旅游的核心資源。圍繞打造核心吸引物,做大做強精品旅游景區,抓好全域旅游資源整合和基礎設施、服務設施配套,推動文化旅游資源向精品線路整合、文旅公共服務向精品線路配置、文旅市場監管向精品線路覆蓋,打造體驗導向型精品旅游產品線路。
三是處理好智與資的關系。運用合伙人的思維,以文創為核心的智力資本,引領政府資本、產業資本、消費資本和金融資本進入旅游領域,推動智本與資本協力共建利益共同體,打造體驗導向型文化旅游綜合體。
四是處理好輕與重的關系。長遠看,景區投資應堅持輕資產與重資產并重。但目前景區重資產偏重,應堅持文創引領、輕資產運營,創意設計能夠帶來極致體驗和深度消費,可以復制推廣的體驗導向型文化旅游新場景。
五是處理好內與外的關系。統籌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用好中非經貿博覽會等國際平臺,搭建文化旅游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打造體驗導向型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作者系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協常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
作者:陳獻春
責編:劉濤
一審:劉濤
二審:易禹琳
三審:楊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