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番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設的居民樓基本上都是七層左右的步梯樓。如今,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一些沒有電梯的老舊小區老年人上下樓不方便成為一個現實問題,近年來整個社會對城區舊樓加裝電梯的需求日漸迫切。2012年,廣州市法制辦牽頭制定的第一個增設電梯指導辦法出臺,一晃六七年過去了,真正能加裝電梯的舊樓寥寥無幾。
以市橋街西片社區為例,據了解,步梯樓占現有居民樓宇的80%以上,居住在西片社區的大多數都是年紀偏大的本土居民,“爬樓梯”給他們日常出行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社區碼居民群眾迫切希望能夠在舊樓加裝電梯,以解決他們“爬樓難”的問題。有很多居民早都有給舊樓房加裝電梯的想法和念頭,但一直難以實行。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加梯之路”難行呢?
在番禺,尤其在市橋,有不少像西片社區這樣的老舊小區,雖然大家都知道,舊樓宇加裝電梯,會給生活帶來便利,給物業帶來升值潛力,但由于涉及電梯建設成本及日后使用管理成本,因此業主在籌集資金上總是難以協調。雖然《廣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辦法》對加裝電梯辦理流程提供了法律依據,但在建設資金籌集分攤、電梯維護分攤上沒有一個既定標準,往往很難達成共識。
另外,居民意愿難統一。據了解,現在舊城區的住宅,有差不多一半是出租屋,加裝電梯須全體業主同意,而“眾口難調”則是推動加裝電梯的最大阻力。其中最核心的難題是協調兼顧高層和低層業主之間的利益——低層住戶平日用不到電梯,加裝電梯反而可能影響房屋采光、通風,產生噪音;高樓層住戶受益最大,除了方便日常出行,還會明顯提升房價。由于出于業主間各自不同的需求,難于達成統一意見。
還有,就是沒有牽頭人。居民樓加裝電梯按現行政策是使用者提出申請的原則。舊樓宇一般1個梯約10-14戶,有自住的有出租的,年輕人需要上班,老年人組織力不夠,電梯加裝事宜難以推進開展。
據了解,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難以實行的問題,已引起了番禺區人大代表的關注。
在今年番禺區的兩會上,來自市橋街的區人大代表黃騰姣專門就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建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圍。
黃騰姣建議說,政府一是要明確舊樓加裝電梯工作責任部門和牽頭單位,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制定全區舊樓加裝電梯行動計劃。二是要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如相關的補貼政策、既得利益協調機制等等,加強對加裝電梯審批流程的業務指引,助促惠民工程落地。三是以點帶面分步推進。優先選擇有物業管理、有業主委員會的老舊小區作為試點,借鑒成功地區經驗和結合地方實際加以推進。四是加大宣傳力度,發動居民群眾積極支持參與電梯加裝工作。
另外,設立第三方機構,搭建“政府+居民志愿者+企業”三方聯動服務體系,為申辦群眾提供業務指導,有效解決加裝電梯普遍遇到的溝通難、報建難等問題。
據了解,現在有些物管公司成立了加裝電梯服務部,但由于缺乏監管和調研不足,并存在營利目的,電梯加裝工作開展差強人意。建議政府相關部門介入監督,同時協助業主同步成立志愿小組,監督代辦企業相關申報工作,并為代辦企業提供便利,助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高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