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老樓加梯”優惠政策的不斷出臺、業主溝通工作取得進展,很多地區的“老樓加梯”工作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業主、企業、政府三方合力,捋清了老樓加梯的市場脈絡,一個政策導向的龐大市場展現在電梯人面前。
試點良好帶動全國
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明確了增設電梯財政補貼政策,對電梯購置及安裝費用按照每臺24萬元補貼;對因安裝電梯產生的管線改移費用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補貼,最高不超過40萬元。也就是說,每部最高可以獲得64萬元的財政補貼。這樣一來,居民初次籌資的負擔減輕,也為吸引社會投資創造了條件。
除了傳統的業主自籌方式外,北京市也探索出“代建租用”模式:由業主委托第三方作為實施主體,負責出資加裝電梯和后續維護,業主按月或按年繳納使用費。這一模式也是目前老樓居民選擇最多的。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去年開工加裝電梯總計990部,其中已完成加裝378部。算上此前已經完工的項目,北京老樓加梯已累計開工超千部。
從試點火到“地方”
看到“老樓加梯”在一些試點城市得到了成效,其他地方政府也相繼在今年出臺了針對“老樓加梯”的推廣政策。
比如合肥市政府出臺了《合肥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實施意見》;鄭州市政府也在加緊研究“老樓加梯”的相關細則,預計月底出臺;山西省已經針對老年人多的小區開展電梯加裝政策……從最低資金補助到住房公積金可用支付,地方政府不斷根據形勢出臺配合措施,為本地區“老樓加梯”政策的推行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條件。
醞釀多年的盤子發酵了
眼下“老樓加梯”政策不斷推行搞得火熱,另一邊房地產持續下行導致的電梯需求量下行趨勢也逐漸抬頭,那么及時占領新的市場就成了電梯行業的發展轉折點。如果能在此時拿下一些關鍵訂單,無疑會給企業帶來口碑和利潤上的雙豐收。
但是盯上這塊肥肉的又何止一家企業?競爭者如過江之鯽,除了靠質量取勝的大企業,還有利用“低價”搶單的小散戶,深處戰場之中,想要搶得訂單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