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美好藍圖,推動全面振興 ——湖南旅游集團駐黃家坪村鄉村振興工作隊2023年幫扶工作紀實

來源:http://www.54928.cc/時間:2024-01-03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湖南旅游集團首輪駐村工作隊在黃家坪譜寫鄉村振興工作“新篇章”。


黨支部赴協合鄉李家崗村蘇維埃政府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一、抓黨建,強堡壘,突出政治引領。 駐村以來,結合“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活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強化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2023年培養村級后備力量2名,發展年輕黨員1名,指導村“兩委”從嚴管理、教育、監督黨員;駐村第一書記李飾峰講黨課3次,與集團駐張家界市3家后盾幫扶單位開展聯建共建主題黨日活動1次,先后組織支部黨員赴韶山毛澤東故居和李家崗村蘇維埃政府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2次;開展黨員面對面談心談話、看望慰問老黨員等活動30余次,拉近黨群、干群關系,充分調動支村兩委干部用心想事、用心干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


實地考察調研本村自然資源

深入村組召開屋場會

二、摸實情,明思路,共謀發展出路。主動深入群眾,熟悉了解村情民意,分析當前形勢,理清發展思路,積極參與村內各項事務。駐村以來,入戶走訪群眾286戶、860多人次,完成全村群眾走訪全覆蓋;制作發放“三長制”工作聯系卡286張、鄉村振興服務聯系卡55張、防返貧監測對象申報政策明白紙300份;召開座談會、屋場會15場次,征集群眾意見和建議40余條;完成后盾單位結對幫扶55戶脫貧戶和監測戶5批次走訪慰問,做到“用真心換真情,以真情暖民心”,以實際行動讓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村口夜景

       、辦實事,解難題,落實幫扶政策。加強對接市、區有關單位和部門,積極爭資爭項,著力解決村民“急、難、愁、盼”的問題。2023年爭取各類幫扶資金578萬元,惠民資金69萬元,推動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落實民政、醫保、社保、教育、就業等惠民政策;建設自來水村組主管道3200余米,入戶管道5800余米,確保群眾安全飲水;推動美麗鄉村創建,完成黃家坪村馬楊美麗屋場和村口路燈建設;加強耕地拋荒治理,復耕復墾耕地120畝;聯系后盾幫扶單位,解決2戶監測戶和脫貧戶家庭成員就業問題;主動幫助群眾銷售蔬菜瓜果3000多斤,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群眾的認可度和幸福感。

 

第一屆民宿管家培訓交流活動

    四、強素質,激活力,培育鄉村人才。積極謀劃人才建設,開展黃家坪村2023年農村殘疾人陽光增收項目培訓,為25名殘疾人自力更生解決了實際困難;舉辦黃家坪村“美麗公益”助學表彰活動,表彰獎勵19名學生,發放獎金14700元,激發學子們內生動力;組織黃家坪村第一屆民宿管家培訓交流活動,培養30多名優秀民宿人才;工作隊強化自身“充電”賦能,參加湖南省“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鄉村建設型”培訓班和張家界市、武陵源區駐村干部業務培訓班。


“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志愿服務活動

       五、建體系,夯根基,加強基層治理。建立“三長制”、“三治”、“三網”基層治理體系,提高基層治理能力。2023年共接待來訪群眾20余人次,解決群眾難題3件,調解矛盾糾紛2起;增設“村村響”廣播,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開展“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志愿服務活動,豐富留守兒童暑假生活;強化防溺水、交通安全、校園安全、防電信詐騙等宣傳,提高村民安全防范意識;在村交通要道設置警示牌、凸面鏡,在臨崖、臨水等危險地段設置安全護欄,筑牢群眾安全保護屏障;扎實推進和諧社區示范創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黃家坪村被評選為“2023年度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國際留學生來黃家坪村茶園參加研學活動

六、興產業,強集體,帶動群眾致富。黃家坪村圍繞840畝茶園打造茶旅融合產業,2023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2萬元,帶動村民100多人就業,人均增收5000元;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種植天麻50畝,直接帶動農戶就業40多人,人均增收4000元;開發塘埡山禮高端野奢帳篷項目,盤活15戶閑置的宅基地和1900畝土地,預計村集體經濟每年將增加6萬元,帶動村民就業50多人,人均增收5000元


 村集體產業分紅

七、強文明,促振興,豐富群眾文化。做好文化宣傳工作,規劃文化墻,集中宣傳法律、科普、文明知識;在美麗屋場、村民聚居點設置文化展板,宣傳鄉村振興政策和村規民約;開展民俗文化活動,安排群眾觀看4場次本土陽戲,宣貫移風易俗工作;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組織村民參加武陵源區“冬季春晚”首屆鄉村文化藝術節和“協合杯”籃球賽,為村民提“智”增“知”,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助力。


村民觀看張家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陽戲

      下一步,工作隊將充分發揮國企優勢,鍥而不舍打出鄉村振興系列“組合拳”,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增強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推動全面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