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繡所創制龍年獻禮作品《金龍獻瑞》背后的傳承
來源:http://www.54928.cc/時間:2024-03-04
契合甲辰龍年年度主題,湖南省湘繡研究所團隊歷經四個多月創制了一副“國禮”級湘繡作品《金龍獻瑞》,一經面世便引起引起廣泛關注,好評如潮。
《金龍獻瑞》是一副經典的湘繡單面繡作品,盤錯的龍身映襯炫目金光,遒勁的龍爪彰顯威武英姿,當光亮照于龍鱗之上,整條金龍都仿若鮮活過來,游舞在繡布之上,流光溢彩,熠熠生輝。
從靈感到制作
00后設計師萬梓煜介紹,《金龍獻瑞》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中華民族的傳統龍圖騰形象,龍本身就是吉祥的象征,再加之太陽、祥云等元素,讓整幅作品凸顯吉祥福氣。
90后工藝美術師周偲表示,為凸顯金龍的靈動,選擇了比頭發絲還細的繡線,相對于通常繡品來說,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在資深老師辜金華的帶領指導下,團隊使用極細的繡線搭配,數以億萬計的劈絲分線,飛針走線,才得以呈現出最后的細膩逼真。
何以為中國“藝術名片”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繡產品的總稱。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湘繡形象生動逼真、色彩豐富鮮艷,有“繡花能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對于湘繡匠人的耐心和技藝要求極高,而這幅《金龍獻瑞》,同樣是湖南省湘繡研究所團隊嘔心瀝血四個多月才得以完成。全手工的制作流程,沒有機器的參與,千絲萬縷都并非冷冰冰的參數和流程,而是源于每一位匠人赤熱的心血和付出,每一幅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這也是湘繡被稱作湖南乃至中國的“藝術名片”的原因。
讓非遺傳承的“種子”生根發芽
周偲和萬梓煜,都是湘繡非遺傳承隊伍里的青年接班人。其中,周偲更是已堅持湘繡傳承長達17年,始終秉承匠心,堅守傳承的她,去年更是與傳習團隊共同走進10余所中小學,讓1000余名學生,近距離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播下非遺傳承的“種子”。
湘繡所將始終不忘匠人初心,創制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和傳世之作,也期待更多年輕匠人一起讓傳統非遺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秀”和未來的“潮流”。
下一篇: 致敬丨寒潮天、戰冰雪、守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