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非遺”┃人大代表調研校園傳統文化課程
來源:http://www.54928.cc/時間:2023-02-12
為走訪調研校園傳統文化課程工作,了解湘繡非遺進校園的開展情況,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省湘繡所主要負責人、湘繡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新湘為提交兩會建議分別赴長沙市實驗小學、芙蓉區育英學校開展基層走訪活動。
在長沙市實驗小學,成新湘和王云霞校長就非遺進校園推廣工作進行深度交流,聽取學校建議。長沙市實驗小學將湘繡非遺項目引入校園課后服務,通過連續的課程學習,在學生們心中植入非遺的種子,取得良好效果。王云霞說,推動湘繡等非遺進校園高質量發展,促進傳統文化持續學習和傳承,可從編制地方教材、加強基地與平臺聯動融合、強化非遺師資力量、開展非遺學習成效評定等方面著手,并兼顧公益惠及更廣泛的學生人群。
在芙蓉區育英學校,成新湘和唐冬梅校長圍繞傳統文化課后服務課程開展進行熱烈探討。育英學校將湘繡非遺傳統文化融入課后三點半課程服務體系,課程引發了學生、老師和家長的熱烈反響, 是學校課后三點半課程中的模范課堂。唐冬梅說,學校將全面開設傳統文化課程,為學生打造獨具一格的成長園地,讓湘繡典型模范課堂發揮專業引領作用,讓更多學生在新時代勞動教育中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成新湘認為,長沙市實驗小學開展的課后服務活動獨樹一幟,育英學校是近幾年長沙市中小學課后服務建設中的佼佼者,與兩位校長交換的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為提好議案建議提供了有力支持。校園傳統文化課程建設不僅能有效推動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特色勞動教育深度融合,還能有效助力“雙減”提質增效。應積極聯動社會各界力量,讓校園傳統文化課程建設真正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成新湘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期間,多次為傳統文化的推廣呼吁,先后提交了有關加強非遺傳承保護的建議十余條。她提交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852號“關于推進‘非遺進校園’工作常態化全面加強青少年人文教育和勞動教育的建議”,獲教育部肯定,被非遺傳承人群熱議,得到社會廣泛好評。
為落實好非遺進校園,湖南湘繡博物館和湖南中南國際會展共同打造了以湘繡為范本的校園傳統文化課程創新性發展項目,成新湘更擔任課程指導和講師,始終不遺余力推行。接下來,湘繡博物館和中南會展還將進一步優化課程內容,不斷提升課程質量,并在長沙多所中小學探索覆蓋面更廣泛的教學模式,用情用心用力推動非遺進校園工作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