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2月27日消息,前不久,在浙江溫州平陽縣的一個小區里,兩個孩子被困在一棟樓房的電梯里,后經救援人員撬開電梯門,孩子才得以脫險。
2019年1月10日中午,兩名年僅8歲的孩子相繼跨進浙江溫州平陽縣鰲江鎮某小區的電梯內。當電梯升到8樓時,電梯門無法正常開啟,隨后電梯突然停止運作。過了近半小時,電梯門被救援人員用工具撬開后,兩名孩子才得以脫險。
2018年3月,家住景秀灣花園的陳女士和家人外出,乘坐電梯時也遭遇驚險。
溫州景秀灣花園業主 陳女士:
電梯就突然停掉了,然后里面發生比較巨大的響聲,一家人就很害怕。陳女士的丈夫憑借微弱的光線,找到了電梯內的應急按鈕。但是這個應急按鈕是無效的,上面的電話都打不通。
陳女士一家最后通過96333應急處置中心才得以脫困。記者調查發現,這部電梯內的應急電話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狀態,緊急聯系號碼也為空號。
無獨有偶,2018年7月,金先生的妻子就被困在溫州鹿城區藤橋鎮青藤家園的電梯內長達一小時之久。
鹿城區藤橋鎮青藤家園業主 金先生:
試按(警鈴),看看有沒有人過來。她(妻子)那天就在這里使勁地按,但是沒用。
記者發現,這部電梯內,手機根本沒有信號,無法撥打求救電話。而小區監控室則是無人值守。
電梯管理存漏洞 管理維護成難題
根據《溫州市電梯安全條例》,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而像剛才那些電梯值守電話無人接聽、監控室無人值守的情況,絕非個例。出了問題找不到人,是人的問題。而電梯總是出故障,又是什么問題呢?
溫州市特種設備應急處置中心辦公室主任 李敏:
我們(2018年)總共接警數有18000多起,真正處理困人故障的話有3500多起。救援人員大概救了7000多人。
在溫州市特種設備應急處置中心,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接到至少幾十起報警電話。
除電梯出現困人故障求助外,涉及其它原因導致電梯安全投訴的也不少。在鹿城區錦東家園,部分電梯屢修屢壞。而每次維修都要停運半個月以上,這給業主的正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而在龍灣瑤溪一住宅區,小區電梯的電源開關頻頻出現故障,導致電梯時常驟停,業主們出入經常是膽戰心驚。
龍灣區瑤溪住宅區 業主:有時候又是沒電、沒電,隔了一下又有電,隔了一下子又沒電。
記者注意到,影響電梯安全運行的因素很多,有電梯本身的質量問題,也有日常的使用問題,更主要的是管理和維護。
物聯網電梯管理 有條例但未落實
去年開始施行的《溫州市電梯安全條例》規定,載人電梯應當具備遠程傳輸和監測裝置,也就是運用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控采集電梯運行的動態數據,從而進一步提高電梯事故預防能力和事故救援時效。但是目前,這種技術和裝置在電梯管理上的運用還沒有很好地落實。
根據《溫州市電梯智慧監管三年行動計劃》,到2018年底,溫州打算實現市區所有公共場所垂直乘客電梯物聯監管系統覆蓋率100%,全市有物業的住宅小區覆蓋率50%以上,基本形成以電梯應急處置平臺為中心,電梯物聯監控系統為終端,互聯網云服務為橋梁的大數據物聯網絡。然而現在離這個目標計劃,尚有一定距離。
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副處長 葉升:物聯網,我們目前還在試點階段。從試點效果來看,都是不錯的。特別難的就是資金的問題。
將分步安裝智能化監測裝置
在記者采訪期間,《溫州市電梯智能化監測裝置分步安裝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出臺。《方案》明確了電梯使用管理單位作為電梯使用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出資配備合格的電梯智能化監測裝置并加強管理和維護,確保電梯智能化監測裝置能夠正常使用,數據傳輸通暢。各級政府要加強經費保障,重點對沒有物業管理、沒有維護保養和沒有維修資金的“三無電梯”以及專項維修資金不足的小區電梯、純公益性公共區域使用的電梯,在智能化監測裝置的安裝維護上給予必要的財政經費補助。可以說,這些措施還是很具體,但關鍵是落實,確保電梯運行安全非小事。